当前位置:主页 > MetaMask官网 > 正文

灯光之外的夜经济

专家学思】

  作者:厉新建、宋昌耀(分别系吉首大学湖南芙蓉学者、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教授;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管理系主任、副教授)

  市井长巷,聚拢来是烟火,摊开来是人间。随着北京、上海、深圳等全国多个城市陆续出台政策支持“外摆位”、支持打造“夜市经济”,并配套一系列执法管理的要求,人们普遍为烟火气的回归欢欣鼓舞。各地夜市充满活力的表现也释放了消费市场强劲复苏的信号。

  其中尤以淄博夜市最为突出。从最初的“淄博烧烤”到海岱楼,再到八大局文创一条街,淄博不断推出新举措,一个又一个地标性场所登上热搜,隔着屏幕都能感受到浓浓的烟火气。其中,既有当地政府的长期推动,也有各地游客的热情推动,还有淄博广大市民的暖心推动,是多方力量共同努力的结果。淄博虽然主要以硬核工业城市形象示人,但同时它也是一座全域公园城市、历史文化名城,正是这里精细化、人性化的城市管理,细致入微、贴心暖人的对客服务,底蕴深厚、历史悠久的文化传承,推窗见绿、出门入园的人居环境,才使得淄博在面对巨量客流时能够从容应对,经受住了客流峰值的考验。

 

 

  在流量经济时代,“成也流量、败也流量”。相对于安然度过流量峰值,更重要的课题其实是如何保持流量热度,让流动的消费能力沉淀为当地的经济收入,实实在在地带动老百姓致富。随着夜市的兴起,种种问题也不断凸显,比如卫生条件相对较差、占道经营阻塞交通、规划杂乱影响市容、安全隐患较难消除等,引发了人们对夜市去与留的讨论。

  夜市未来何去何从?这恐怕还是要看夜市的产品品质、服务品质、环境品质和最终的体验品质。这也是目前积极推动夜经济发展的城市需要面对的问题。

  为了更好地推动夜市规范有序发展,让人们感受到不一样的烟火气,可以着重从两个方面着手。

  第一,夜市除了接地气,还要有创意。要想夜市发展得好,就不能只停留在传统小吃或廉价商品的阶段,而是要推动夜市从传统性的1.0版本走向具有现代感的2.0版本,用更具创新性、创意性、设计性的手段和方法,推动夜市在形式、环境、秩序等方面的调整和优化。这样一来,夜市就既可以是生活市集,也可以是创意市集、潮玩市集。从这个角度看,支持夜市发展不应只被作为权宜之计。的确,经济下行压力大的时候,小小摊位可以撑起一个个家庭的生计,但经济活跃后,设摊也不应该“一刀切”,因为夜市经济其实也可以是休闲经济、创意经济、快乐经济。

  第二,夜市是灵活业态的集聚,考验城市规范管理水平。经营的流动性不应成为质量可控性的障碍,缺失了规范管理、质量管控的夜市经济长久不了。

  为此,要注重经营摊位的形象与其所在区域环境、周边建筑风格以及经营业态的耦合,让夜市成为固定空间背景下一抹流动的亮色;要考虑组织志愿者帮助摊主改善摊位形象、优化摊位标识,增加摊位的辨识度和亲和力;要将夜市打造成供求对接的平台,让那些民间艺术家、草根创作者的作品有更多面向市场、面向消费者的机会;要积极促进科技赋能,推动摊位信息数字管理、食品安全有效监管、产品质量有效追溯,鼓励线上线下融合的经营模式,让人们在放心、开心消费中促进夜市发展。

  城市不只是用灯光照亮。我们带给消费者的,应该是他们所期待阅读的风景、期待享受的生活、期待寻找的意义、期待拥有的标签、期待遇见的人。只有把心放进去,用心经营、用心管理夜市,才能点亮美好生活。

  《光明日报》(2023年07月04日 07版)

版权保护: 本文由 主页 原创,转载请保留链接: http://www.seccaf.ac.cnhttp://www.seccaf.ac.cn/news/gushixingqing/1824.html



标签